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淮北濉溪县:激活“党建扶贫”末梢神经

    信息发布者:郭磊319
    2019-01-15 15:10:37   转载

    “‘党群连心站’不是一个机构、一个层级,是自然庄党组织引领村民自治的桥梁和阵地,一般设在自然庄党小组长或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家中,做到有标识、有组织架构、有党旗、有制度、有桌椅板凳、有公开栏、有学习资料等‘七有’。”淮北市濉溪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光说。探索建立“党群连心站”,是濉溪县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创新举措,也是对近年来各镇探索村民自治新思路、新举措的总结和升华。

    在濉溪县213个行政村中,百善镇道口村把创立“党群连心站”特色党建品牌与脱贫攻坚相结合,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,充分发挥好党的组织优势、政治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,聚焦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,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,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做法,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。

    民主评议 扶贫对象识别退出更精准

    “今天参加评议会共309人,同意的302人,得票超过90%,通过刘彦彬为贫困户。”这是道口村白布刘庄通过“党群连心站”开展民主评议贫困户的投票结果。白布刘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刘彦亮介绍,以前村里贫困户都是经过户申请、村评议,再上报到镇,群众参与度低,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,存在漏评与误评现象。对此,一些群众颇有微词。

    如今,道口村各自然庄建立了“党群连心站”,通过发挥“一组一会”作用,扶贫对象识别做到在本自然庄“党群连心站”内完成,各家各户都有代表参与,不仅扶贫对象识别精准了,而且群众公平感也提升了,解决了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和困扰。

    百善镇道口村下辖7个自然庄,8个村民小组,人口4650余人,现有耕地9300亩。全村一个党总支,下设两个党支部,8个党小组,104名党员,是濉溪县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。

    早些年,随着农村社会发展和自治实践深入,尤其是并村之后,各行政村普遍规模扩大、人口增多,以行政村为基础的村民自治面临许多新问题,表现在政策悬空、事情包办、矛盾堆积等等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道口村党总支深刻领会淮北市委“一组一会”制度设立的初衷和深意,创造性地把“一组一会”建立在“党群连心站”内,不仅健全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,而且构筑了矛盾纠纷化解、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,使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覆盖到最小单元,保证了村民能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,在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充分表达意愿、民主协商议事、参与监督管理等自治活动,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强保障。

    从2017年底开始,道口村“两委”组织全村7个“党群连心站”的党小组长、理事长,以自然庄为单位召开民主评议会,对本自然庄内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退出评议,对本自然庄内新增贫困户进行民主推荐评议。各自然庄“党群连心站”还发挥党小组、理事会成员亲缘、人缘、地缘优势,广泛宣传发动,深入走访调查,对本庄已脱贫户和困难户进行大摸底,确保了扶贫对象的识别退出更精准,做到了让各方满意。

    移风易俗 减轻农民负担凝聚脱贫力量

    “选择用‘十五号’的名字,一是指礼堂内只放15张餐桌,办酒席不得超过这个数;二是寓意圆满。”百善镇党委委员、组织委员牛忠礼说,道口村“十五号礼堂”的建立,也得益于“党群连心站”。

    近年来,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农村婚丧嫁娶相互攀比的势头有所抬头,红白事的随礼也水涨船高。刚刚小富起来的农民为了脸面好看,讲排场要风光,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,违心地大操大办。农民群众,特别是贫困群众深感“压力山大”。刘道口自然庄“党群连心站”成员在讨论移风易俗工作时,提出建议,一是红白事礼金重,成为村民沉重负担;二是村民办红白事没有场地,到饭店又铺张浪费,希望能建立办事场所。

    意见传递到道口村“两委”,村里统筹考虑,采取“一事一议”方式争取资金,在村中心广场建立“十五号礼堂”,为举办红白事的村民提供免费场所。同时,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,规定随礼礼金数,红事不超过100元,白事不超过50元。“粗略统计,仅随礼‘份子钱’这一项,今年就省去近2000元,负担的确减轻了。”刘道口自然庄贫困户刘夫志说。移风易俗工作开展前,平均每年在村里随礼就要花去4000元以上,现在下降了一半多。

    在移风易俗工作中,道口村通过“党群连心站”广泛征求村民意见,建立办事场所,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,规定宴席桌数、人情礼金数、彩礼数,杜绝过寿宴、乔迁宴、购车宴、升学宴、参军宴,禁止红白事请“喇叭班”,提倡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,引领群众尊良俗、去低俗、除恶俗,让乡村风气正起来。

    许多贫困户、边缘贫困户感到人情负担减轻了,脱贫攻坚的精气神更足了,并把节约的资金用在发展生产和脱贫致富上。同时,文明节俭、孝老爱亲、团结互助在该村蔚然成风,进一步带动了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。

    群策群力 架起百姓脱贫奔小康桥梁

    道口村种道口庄贫困户李秀平,双腿残疾站不起身,丈夫也是一身的病,家里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,生活困难,驻村扶贫工作队一直没为其找到精准帮扶的好路子。驻村扶贫工作队找到这个庄的“党群连心站”,党小组长刘夫欣等人针对李秀平身体状况,帮她在自家办了小超市,并帮其申请在柳孜文化园景区摆小摊,李秀平直夸“党群连心站”发挥了大作用。

    什么产业最适合村情,什么项目最适合群众实际?老百姓最有发言权。为确保扶贫项目选题精准,得到群众认可和支持,道口村依托“党群连心站”召开党小组、村民理事会成员“诸葛亮会”,请大家一道协商自然庄发展大计。自然庄党组织和村民理事会根据群众提议,逐个分析、逐笔算账,一个个适合当地村民发展的扶贫项目正逐步实施。

    村民理事会成员在走访中发现,贫困群众“坐等靠”思想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肚子里没“墨”,没技能、没本领,不知道干啥,久而久之就有了畏难情绪。道口村各自然庄“党群连心站”通过征集贫困户的诉求和意见,相继开展了贫困户就业技能培训、养殖技术培训等专项培训。针对有劳动能力且又缺乏技能的贫困百姓,多次邀请创业导师和成功小老板集中授课,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,增强自主脱贫致富本领。

    “‘党群连心站’仅仅是为贫困户提供一个脱贫致富的平台,‘摘穷帽’归根结底是让贫困群众学会自己站起来,关键是激活‘内生动力’、增强‘造血’功能,变‘要我发展’为‘我要发展’。”对贫困户思想层面的问题,道口村党总支书记刘超有着深刻理解。

    近年来,道口村不仅在物质方面送温暖,更坚持在精神方面鼓志气、增信心。尤其是党小组成员和村民理事会成员每次走村入户,都会重点鼓励那些失去信心的贫困户,通过列举身边一个个“摘穷帽”的鲜活事例,引导他们认识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,好日子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开创。贫困群众有活干、有收入,“坐等靠”的思想有了变化,除了学会用双手和才智脱贫致富外,还积极投身到村里各项工作,有力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、秸秆禁烧等工作。

    现在的道口村已经退出贫困村行列,正在着力打造集特色农业、生态、旅游、餐饮、购物、服务为一体的“幸福道口 美丽道口”。

    党旗引航脱贫路,先锋托举小康梦。“党群连心站”的创立,已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和凝聚力。濉溪县通过明确功能定位、灵活设置阵地、健全党小组和村民理事会两个组织,把“党群连心站”建起来;通过召开“民主评议会”“协商议事会”,把“党群连心站”用起来;通过打造“行走的党组织”,把“党群连心站”活起来,实现了村级运转更加高效畅通、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、干群关系更加和谐紧密,达到了上级满意、村“两委”满意、群众满意,激活了“党建扶贫”的末梢神经,开创了自然庄党组织引领下的村民自治新模式。(吴永生 王晨) 

    (责编:黄艳、金蕾欣)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